11月1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欧洲科学院院士弗伦茨·克劳斯教授到访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匈牙利驻重庆总领馆总领事百里陪同。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在沙坪坝校区民主湖报告厅举办学术报告会,校党委书记王树新、副校长李剑出席报告会,400余名师生参会。报告会由李剑主持。
讲座前,王树新、李剑会见克劳斯教授,双方就诺奖工作站建设和下一步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克劳斯参观了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校史馆。

克劳斯以《阿秒物理与红外分子指纹识别:重塑早期癌症筛查与精准医疗的未来》为题,为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师生带来了一场前沿学术讲座。

作为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22年沃尔夫物理奖得主、“阿秒物理学之父”,克劳斯现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慕尼黑大学实验物理学-激光物理学首席教授,还是多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维也纳工业大学博士学位后,他深耕超短脉冲激光技术,首次成功生成并测量阿秒级光脉冲,让人类得以实时跟踪原子分子中电子运动,为超快科学领域奠基。
讲座中,克劳斯解读了阿秒物理的突破,即在10⁻¹⁸秒的阿秒尺度下,通过阿秒激光脉冲可直接观测电子运动、捕捉瞬态行为,实现电子动力学实时成像,极大拓展了光-物质相互作用的认知,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筑牢基础。

随后,他向师生们介绍了红外分子指纹识别技术。他说,不同分子因化学键与结构差异,有独特红外吸收频率分布,即“光谱指纹”。而他的团队所构建的宽带红外激光系统,凭高稳定度光源完成复杂样本分子振动谱测量,为分子识别与生物样本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更受大家关注的是电场分子指纹(EMF)方法。该方法基于电光采样技术,能直接测量红外脉冲瞬时电场,在时域记录分子吸收信息。相较传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EMF在灵敏度、动态范围和时间分辨率上优势显著,可快速采集血液、血浆等生物样本全谱,为临床检测提供助力。
谈及医疗应用,克劳斯指出,EMF技术可通过分析血液分子指纹谱,识别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实现早期筛查。与传统生化检测相比,该技术非侵入、快速且低成本,适合大规模健康筛查与个体化评估,标志着超快光学技术从科研迈向医学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30日,亚洲体育博彩平台附属三峡医院已与克劳斯共建其中国首个诺奖工作站,并于2025年10月31日正式启用工作站一期,工作站聚焦将先进激光技术应用于肿瘤早诊,助力完善癌症防治体系。

在两小时的讲座中,前沿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师生互动频繁。此次交流不仅让师生接触诺奖级科研视野,更激发交叉学科探索热情,为亚洲体育博彩平台相关领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附属三峡医院
摄影:周湘萍